DeepSeek潜入能源圈,这波操作有点上头!

在国家“人工智能+”战略与国务院国资委“AI+”专项行动的推动下,2025年能源央企掀起DeepSeek大模型部署热潮。近期,多家能源央企已陆续完成旗下AI平台与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,展现出从技术验证到生态重构的深度变革。

全产业链智能化突破

中国石油

昆仑大模型于2025年2月8日完成DeepSeek私有化部署,新增“深度思考”模式,支持地震处理、油藏开发等21个专业场景。AI中台实现全尺寸模型适配,推理效率提升40%,并通过API接口赋能全集团智能体开发。

中国石化

3天内完成国产化算力部署,通过《石化行业测试题集》验证问答准确度达92%。已智能解析300+行业标准,优化甲醇精馏工艺,蒸汽消耗量降低10%,产品收率提升5%。

中国海油

“海能”平台部署DeepSeek-R1 671B完整版及多个蒸馏版本,实现ERP系统智能改造,海上平台设备故障诊断响应时间缩短60%,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35%。

国家管网

重构“蒸馏融合+Agent运营”新架构,在2.6万公里管网中实现智能调控,泄漏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9.7%。

智能电网全面升级


国家电网

模型服务云MSC平台接入DeepSeek后,支撑300+产品研发,需求文档生成效率提升3倍,缺陷识别准确率突破95%,研发成本降低25%。

南方电网

“大瓦特”体系升级千亿参数模型,负荷预测误差率降至2.1%,年节约调峰成本超5亿元。分布式能源调度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。

华能集团

推出“睿智小能”AI助手,设备检修指导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5分钟,招采文件审核效率提升70%,科研文献分析速度提高5倍。

大唐集团

托克托电厂首创AI+微信群管理模式,知识库自动更新频率达分钟级,故障处置效率提升50%。纪检“天算”系统实现廉洁风险识别准确率85%。

安全与效率双提升


中核集团

核电站异常预警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,运维知识问答准确率达98.5%,计划停机时间减少15%,辐射防护误报率降低80%。

中广核

辐射防护预警系统误报率降低80%,备件库存周转率提升40%,预计年节约运维成本1.2亿元。

三峡集团

工程管理平台接入DeepSeek后,混凝土浇筑合格率提升至99.3%,大坝监测数据解析效率提高5倍,工程成本节约超3亿元。

国家能源集团

构建风电专属知识库,叶片故障定位时间从2天缩短至20分钟,光伏巡检作业票生成效率提升8倍,碳足迹追踪覆盖全生命周期。

技术突破与挑战


三大部署模式并行

私有化部署(中国石油、中国海油、国家管网):数据完全自主控制,泄漏预警准确率99.7%;

本地化部署(国家能源集团、南方电网等6家):模型适配国产芯片,推理速度达200token/s;

国产化部署(国家电网、中国石化等3家):实现全栈自主可控,化学结构式识别准确率98.2%。

核心挑战

数据壁垒:仅30%企业完成数据治理,行业数据开放度不足;

场景碎片化:平均每家企业需开发50+垂直应用,定制化成本高。

国务院国资委推动“AI+”专项行动,要求央企在“十五五”规划中重点发展AI,构建行业数据集并加速技术商业化。专家预测,DeepSeek将催生200亿规模能源AI市场,推动行业效率整体提升25%。尽管DeepSeek应用广泛,仍面临数据质量不足、场景定制复杂等挑战。未来,随着能源行业数据开放与算力基座强化,DeepSeek有望在碳中和、虚拟电厂等领域释放更大潜力,推动能源系统全面智能化。这场始于技术接入的变革,正以“央企速度”重塑中国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。

京ICP备18044876号